隨著破碎機產業的興起,非金屬礦產也受到關注。中國是上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,品種齊全,質量優良的少數之一。迄今,中國已經發現非金屬礦產102種,其中已經探明儲量的88種。菱鎂礦、石膏、石墨、重晶石、長石、高嶺土、硅質原料等。性能優越,在滿足高溫,高壓,高速等現代化工業要求方面各放異彩。非金屬礦產品與制品如水泥、重晶石、滑石、菱鎂礦、石墨等的產量,多年來一直居之冠,成為我國礦業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一、我國非金屬產業的優勢
1、勞動力成本優勢。在發達中,勞動力成本平均占產品生產成本的15%-20%,而我國勞動力成本平均為發達勞動力成本的10%。因此,在勞動力的價格和由此導致的非金屬礦產品的生產成本方面,我國有一定的比較優勢。
2、資源與品質優勢。我國主要非金屬礦產探明儲量在所占的比例依次為:硅灰石43%,石墨32%,菱鎂礦30%,重晶石20%,硼礦物16%,高嶺土7%。與國外同類礦產相比,我國滑石、菱鎂礦和耐火粘土品位高,雜質少,質量穩定;螢石和重晶石礦質地純正;膨脹倍數高的珍珠巖礦,鱗片狀晶質石墨、隱晶質石墨質量穩定。
3、市場優勢。我國處于高速經濟發展時期,市場潛力巨大。據粗略估計,我國每年需耗費各種非金屬礦產品約20億噸。未來幾年,我國非金屬礦產品需求將以年均5%-8%的速度增長。在國際市場上,我國出口的石墨、滑石、螢石、重晶石、花崗巖板材等產品信譽好。多年來,這些礦產品的出口量一直占居首位,出口貿易量占貿易量的30%-40%。
4、生產能力優勢。我國有多種非金屬礦產品產量位居前茅,其產量大約占同類產品產量的40%左右。
5、礦產分布與地緣優勢。我國的許多非金屬礦如高嶺土、石墨、滑石、螢石、重晶石等主要分布在我國較發達的東部地區,交通方便、基礎設施好,與東南亞這一上大的非金屬礦及其產品需求地區相距近,運輸成本低,有利于競爭國際市場。
二、非金屬礦山開發利用面臨的主要問題
我國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面臨的問題,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。

1、重復開發。近年來非金屬礦業重復開發現象嚴重。
2、勘查程度低。我國除磷礦和石棉礦的勘查程度相對較高外,大部分非金屬礦產的勘查程度都很低。即使在礦產資源由統包統攬的計劃經濟條件下,由于對非金屬礦產的認識問題,對其勘查的投入也十分有限。
3、技術水平低,缺乏集約化的生產規模。盡管我國是礦業大國,一些礦產資源儲量和產量均居,但除石油公司外,既無企業,也無產品,非金屬礦山也是如此。眾多中小企業技術裝備落后,產品質量檔次低。市場應變能力低,大多數建材企業經營機制和管理體制與市場經濟不適應。經濟效益低,1999年全行業的銷售利潤率只有1%。
4、價格大戰。雖然近年來非金屬礦業出口創匯不斷增加,但一些增量是以相互壓價甚至低于成本價出口等手段獲得的,這一狀況已經成為行業進一步發展的“膿瘡”。需要依靠科技進步,以科技創新替代價格大戰,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5、在技術裝備方面,一些產業的機械化生產程度與發達相差甚遠,如非金屬礦采選,發達己實現機械化生產,而我國機械化生產的比例不到20%,不少企業,特別是小企業仍處于人工采選狀態。
在產品標準方面,我國建材產品標準還沒有與國際接軌,特別是技術標準、產品檢驗評定、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等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,這是影響我國建材產品擴大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在先進技術應用上,與發達也存在不小差距。以玻璃纖維為例,發達玻纖池窯拉絲所占比重超過95%,而我國還不足20%。